◆ 长信宫灯
 ◆ 舍利子
 ◆ 屠苏酒
 ◆ 含沙射影

 

屠苏酒
  
  屠苏是一种草名,也有人说,屠苏是古代的一种房尾因为在这种房子里酿的

酒,所以称为屠苏酒。据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的,其配方为大黄、

白术、桂枝、防风、花椒、乌头、附子等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。这种药具有益气

温阳、祛风散寒、避除疫疬之邪的功效。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流传开来的。孙思

邈每年腊月,总是要分送给众邻乡亲一包药,告诉大家以药泡酒,除夕进饮,可

以预防瘟疫。孙思邈还将自己的屋子起名为"屠苏屋"。以后,经过历代相传,饮

屠苏酒便成为过年的风俗。古时饮屠苏酒,方法很别致。一般人饮酒,总是从年

长者饮起;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,是从最年少的饮起。也就是说合家欢聚喝

饮屠苏酒时,先从年少的小儿开始,年纪较长的在后,逐人饮少许。宋朝文学家

苏辙的《除日》诗道:"年年最后饮屠苏,不觉年来七十余。"说的就是这种风俗

。有人不明白这种习惯的意义,董勋解释说:"少者得岁,故贺之;老者失岁,故

罚之。"这种风俗在宋朝仍很盛行,如苏轼在《除夜野宿常州城外》诗中说:"但

把穷愁博长健,不辞最后饮屠苏。"苏轼晚年虽然穷困潦倒,但精神却很乐观,他

认为只要身体健康,虽然年老也不在意,最后罚饮屠苏酒自然不必推辞。这种别

开生面的饮酒次序,在古代每每令人产生种种感慨,所以给人留有深刻的印象。

直至清代,这一习俗仍不衰。今天人们虽已不再大规模盛行此俗,但在节日或平

时饮用这些药酒的习俗仍然存在。


“屠苏”本来是一种阔叶草。南方民间风俗,有的房屋上画了屠苏草作为装饰

,这种房屋就叫做“屠苏”。有的书上说,住在屠苏里的人们酿的一种酒就叫做

屠苏酒。它是用几种药草酿成的。据明代屠隆的《遵生八笺》记载:“屠苏方:

大黄十六铢,白术十五铢,桔梗十五株,蜀椒十五铢,去目桂心十八铢,去皮乌

头六铢,去皮脐茇葜十二铢。”古人把一两分为二十四茱。照这些分量按方配制

,就成为屠苏酒。”

如果分析一下屠苏酒所包含的七味药草的药性和功效,我们就很清楚地知道它是

防治瘟疫的。大黄的功能是排除各种滞浊之气,推陈致新,所以被称为药中的将

军。白术是健胃、利水、解热的药,久服能轻身延年。桔梗能补血气,除寒热,

祛风痹,下盅毒。蜀椒也能解毒、杀虫、健胃。桂心的功能是化瘀、活血、散寒

、止痛。乌头能去风痹,去痞,温养脏腑。茇葜能驱毒、防腐、定神。综合这些

药的功能,可以肯定它是防治疫病的有效药方。





版权所有:艾尼亚 红天色 蓝色天空

联系地址:大连理工大学一号信箱

联系方式:pearleaf2008@yahoo.com.cn
      zhengleier@263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