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兽蛟龙的由来
蛟龙是为人所熟知的龙类。传说中他是能够引动大水的神异龙类,他的形象
则在晋人郭璞为山海经,中次十一经所做的注中有提到“似蛇而四脚小,头细,
颈有白廮,大者十数围,卵如一二石瓮,能吞人。”。蛟龙的生性凶猛,在地方
上常常危害很大,甚至连饮水的猛虎都会被拖进潭中,而过河的船家和渡客也都
非常害怕这种为祸的龙类,在遇到蛟龙袭击的时候受害者往往会“必笑而没”,
被吓得痴呆了,反而笑起来,最后跌入水中,成了蛟龙的饵食,另外有一些龙格
比较低下的蛟龙,他们攻击人的方有点类似水中的吸血鬼——八目鳗,会先用他
们腥臭不已的口水将你全身舔一遍,最后再将受害者拖入水中,从胳肢窝下吸血
,血不尽不罢休,常常有人遭到这种蛟龙攻击之后,数天以内,尸体浮上岸边的
时候,两腋下会有大如酒杯的洞。而周处除三害中的斩蛟故事自然也是每一个小
学生都有听过的故事,这里也不再多言。
古代神话中,龙频频出现,它成为了开天辟地的神,帮助黄帝统一了中国,
又力保大禹治水,为千千万万人民造福,在封建时代,龙象征着皇权、神权,是
不可侵犯的威严。
当年黄帝和蚩尤在涿鹿掀起大战的时候,蚩尤带着手下的魑魅魍魉出战,而
黄帝则带着他所训练的一些猛兽以及神兵出动。双方各出奇兵,黄帝派出了手下
的“应龙”,他是一条掌管雨水,长着翅膀的龙类,本来想要以他的大水来淹没
蚩尤的大军,没想到蚩尤那边的风伯、雨师率先出动,打得“应龙”根本无法发
挥他的实力,最后狼狈而逃(据说后来又投奔到大禹的旗下帮他治水和规划水道
的工作),迫不得已黄帝只好请出他的女儿“旱魃”将风伯、雨师的水全部给蒸
发掉,让黄帝在这一回合中赢得了胜利。但是在后来战争结束后“旱魃”因为耗
了太多的法力,没有办法回到天上,所以在民间造成了极大的灾害;就这样,我
们掌管雨水的“应龙”在第一次出战的时候就很狼狈的吃了败仗,不过以后每当
人们要求雨的时候,就会塑出一个“应龙”的形象,希望能够得到他的回应,这
样也不算败的太惨,至少和“旱魃”比起来,他是输了片刻,但是后来则是受到
大家的欢迎,“旱魃”则还是四处游走,给人类带来不幸的旱灾和饥荒……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