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兽麒麟的由来
在中华民族传统的艺术宝库里,麒麟是我国历代人们喜闻乐见的装饰形象。
这个瑰丽多姿、仪态万方的神灵瑞兽,不但集中了自然界各种动物美的大成,而
且表现了超出自然本色的理想化的形式美,给人以吉祥的祝福和美的享受 。
根据史料记载,麒麟是“四灵”(麒麟、凤凰、龟、龙)之首。意思是说:
这四种有灵性的动物,“麒麟”排在第一位;又称,麒麟“是三百六十种毛虫之
长”(古人称兽类为毛虫),生性聪慧、祥和、喜爱嬉戏,其外表形状象龙头、
鹿身、马蹄、牛尾、狼额,身上披五彩麒甲,身长1丈2尺。麒麟是吉祥物,可为
人们排灾解难,传说种麒麟脚趾踩过的地方,就为那里的人们带来幸运,故有
“麒趾呈祥”之说。
在民间,还广泛流传着一种送纸扎麒麟的习俗。这种纸扎的麒麟下巴上挂着
许多胡须,好事者抬着纸扎的麒麟走家串户上门演唱。每当这时,凡没有生育的
妇女或者是刚刚过门的媳妇,往往被大嫂们推到麒麟面前拽胡子,据说拽一根胡
子就能生一个儿子,拽下两根胡子就能生个双胞胎。在戏耍麒麟时,旁边的人唱
些“早生贵子早得福”的吉利词。
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提出将“麒麟”作为奥运吉祥物。协会会长赵书解释道
:麒麟是祥瑞的象征,在民间有“仁兽”、“瑞兽”之称,“麟、龙、凤、龟
”并称为“四灵”,麒麟为“四灵”之首,代表着吉祥、和平、和谐,被视为瑞
气盈门、国泰民安、风调雨顺的盛世预兆。从春秋时代至今已经有2500多年,中
国民间长久寄寓传颂的麒麟,形态庄重,威而不猛,泰而不骄,贵而不俗,灵而
不钝,蕴含着自强不息、向往盛世、平和可亲的精神,体现大中华风范。 |